上海419花园

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生活课堂 > 潮州迎老爷的由来

潮州迎老爷的由来

时间: 梓炫0 分享

潮州迎老爷的由来

潮汕迎老爷是一种多神崇拜的民间信仰活动,源于古代乡间社神的祭祀。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了“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飧其胙”的社祭习俗。

潮州迎老爷的由来

迎老爷是由乡闾的伯公祭祀发展而来。一般是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在一个镇内每日一村各村轮流闹热(相当于北方的庙会)并且迎老爷。 迎老爷是一个祭祀活动,村里的青壮年会抬着八抬大轿,抬着老爷走遍村里的大路和小巷,游行队伍庞大,队伍包括标手(扛标旗),牌手(举牌),轿夫,乐手组成。迎老爷是祈求今年风调雨顺,全村平安。迎老爷时村民可以用手摸一下老爷,相传可以带来好运气并且保一年平安。

迎老爷游行 由几百人组成的游行队伍,有敲锣打鼓的、有英歌锣鼓表演的、间有唱潮剧角色的 第一波人是由乡里面的元老们带头走在最前面。 第二波人是穿着各色各样潮剧戏服的花旦与小生们个个肩膀上扛着顶一面大旗,大旗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龙与凤和一句吉祥的成语,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五谷丰登等等。 第三波人是潮汕最具有代表性的英歌锣鼓表演团队挥舞着手中的木棒向人群走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着喜悦、喜气之情。英歌舞是一种民间集体舞蹈。

上海419花园舞蹈取材于梁山好汉闹元宵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情节。英歌舞的人物,按梁山好汉相貌画脸谱并穿相应服装,如关胜花脸红须、李逵花脸黑短须、武松小生装扮、鲁智深花脸短须和尚装束等。舞蹈演员各手握一对彩色木棒,舞蹈时在手中翻转,边打边起花。舞蹈动作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刚健有力。伴奏的鼓乐仍以潮州大锣鼓等为主,舞蹈者还配合鼓乐不时发出整齐的吆喝声,显得气势恢宏,严肃而又庄严。由于讲求对称性,除了上述讲述的男英歌的表演阵势,还有女英歌。

女英歌的讲求的是刚中带柔,木棒的敲击响亮游乐。身姿的旋转又不失女性妩媚。 第四波人是锣鼓队。游行队伍的器乐演奏,包括拉二胡,弹古筝,吹箫,敲锣,打鼓,弹奏这些乐器的大多数乡中十多岁的青少年。青少年会在游行前每个晚上的固定的时间进行练习,还会有乡中的深知乐器精髓的老一辈的人指导。 还有第五波人、第六波人整条队伍沿着本乡镇及临近乡镇的主要干道进行巡演。看的人们都拍着手掌,高声喝彩。

潮汕部分风俗

1、功夫茶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

上海419花园2、剃胎发

在潮汕大部分地方,婴儿出生满月时,长辈要为其剃胎发。也有些地方是在婴儿出生12日时进行。新生儿的第一次剃头历来被看作是一件喜事,剃了娘胎里带出来的胎毛,终于可以“从头开始,重新做人”了,因而剃胎发的仪式严肃而隆重,讲究一定的规矩。

上海419花园3、七样菜

七样菜是潮汕民间颇具特色的一种食俗,这种用七种不同品种的蔬菜煮成的菜肴,有“新春发大财”的寓意。虽然味道比较怪,但主要是为了过年图个吉利头。

4、打油火

“打油火”是潮汕入厝的一种风俗,建了新宅,入宅居住,主人必须请师公来屋内做法一次,驱去室内邪煞之物,以求合家居住平安。这是潮汕乡下入厝的驱鬼仪式,俗称“打油火”。

5、出花园

出花园是指当男女孩长到15岁时,便接受这样一种仪式的洗礼。关于“出花园”一语的由来,普遍认为未成年的孩子在一个五彩缤纷的花园里,直至15岁到来,宣告童年时代向另外一个时代的转变,所以要从“花园”中踏出,走向成年的门槛,从此要对自己,对社会负责。

182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