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419花园

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教案怎么写

高中语文教案怎么写

时间: 晓芬0 分享

高中语文教案怎么写5篇

上海419花园语文学习提供了思考个人身份和社会角色的平台。通过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我们能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语文教案怎么写,供大家参考学习。

高中语文教案怎么写

高中语文教案怎么写(精选篇1)

设计思想

上海419花园《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课标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一篇文言课文,是《左传》中的一篇优秀叙事作品。《左传》描写人物,以极少的笔墨,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活动和某些细节的描写,展示出不同人物的鲜明性格。因之,本文的学习,欣赏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领略人物性格之美、辞令之美。便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课文情节相对简单,但涉及到郑、秦、晋三国历史上的恩怨与利益,涉及到人物称谓和外交辞令,当然,更涉及到许多古汉语特殊词句。扫除这些障碍,要让学生课下充分预习,教师针对性进行点拨。

同时,作为一篇文言短文,理解、把握常用实词,辨析常见虚词,亦是教学重点之一。

褚树荣老师认为,阅读、鉴赏文言文要有三个层面,即文句——文章——文化,很有道理。学习古代文章,不仅是掌握词句,了解文意,还要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借此观照我们的现实生活,给我们提供一个历史的借鉴。本篇教学设计,力求准、稳、实,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情有所获。

故本课教学设想是:学生充分预习,自主合作探究。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以发现问题;课堂上提出问题,师生择要解决问题。

(2)课堂上解决疑难字句,在词句积累过程中复习成语,打通古今汉语联系,学以致用。

上海419花园(3)尝试用填空的方法,概括文意,表达观点。

(4)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感受人物,领略文章理性之美、辞令之美。

上海419花园(5)读写结合,融理解鉴赏与表达交流于一体,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古为今用的意识。

设计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上海419花园A、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一些常见的特殊句式。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培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上海419花园B、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方式,诵读课文,填空概括文意。分角色朗读,赏析人物的语言和性格。读写结合,融理解鉴赏与表达交流于一体。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勇于担当的爱国主义精神。

方法设计

1、朗读法 运用诵读、自读和领读等多种形式,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上海419花园2、情景设疑法 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思维。

上海419花园3、探究、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深入学习、结合文本语境合理推理词语意思的语文能力。

预习设计

上海419花园1、你对《左传》了解多少?收集相关的材料。

上海419花园2、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课文那个地方精彩?为什么?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上海419花园由学生的预习导入:投影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问:这个“退”字给如何理解?请学生回答。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烛之武何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解除了秦晋两国对郑国的围困?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大智大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历史,感受一下春秋时期的刀光剑影;走近这位古代的英雄,欣赏那惊心动魄的唇枪舌剑吧!

二、熟悉文本,积累字词

1、学生介绍《左传》,教师根据情况适当补充。

上海419花园2、让学生提出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师生共同选择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重点。

上海419花园3、学生齐读课文。

上海419花园(1)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上海419花园(2)师生一起纠正字音、句读。(投影显示)

上海419花园4、积累字词(投影显示,学生在语境中推测,教师相机点拨)

(1)解释下列词语,说说与现代汉语意义上区别

越国以鄙远 且贰于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行李之往来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解释下列黑体词,了解其活用类型

夜缒而出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既东封郑 若亡郑而有益于秦

(3)比较辨析下列虚词意思

上海419花园其:以其无礼于晋 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上海419花园以:以其无礼于晋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将焉取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

(4)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以其无礼于晋 晋军函陵 是寡人之过也 夫晋,何厌之有

5、字词训练(投影显示,请以下列黑体词在本句中的意思填写成语。)

上海419花园且贰于楚也(忠贞不贰)

上海419花园因人之力而弊之(因人成事)

以乱易整,不武(胜之不武)

上海419花园朝济而夕设版焉(朝令夕改)

夫晋,何厌之有(学而不厌)

是寡人之过也(闻过则喜)

(积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和学生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现代成语脱胎于古代文言,学生掌握一些,此举举一反三,既活学活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深入文本 ,把握内容

(一)学生分别读四段内容,然后请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相机点拨。

1)“晋侯、秦伯围郑”的原因?(原话回答)

2)两国驻军有何特点?(原话回答),为何详细写出驻军位置?

3)虽有不被重用的牢骚,却答应临危出使,你如何看烛之武?

4)以危国之臣的身份说服对手,烛之武找的出发点是什么?

上海419花园5)你如何看晋国退兵的原因?

(二)根据文意,在空格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字进行评价。(投影显示)

秦、晋征讨郑国,其理可谓( )矣;强敌大军压境,其势可谓( )矣;

上海419花园烛之武临危受命,其情可谓( )矣;一番说辞力挽狂澜,其言可谓( )矣;秦伯背盟结盟,其行可谓( )矣;晋文果断撤军,其人可谓( )矣。翻云覆雨敌我互换,其因皆为( )矣。

上海419花园参考答案:谬,危,义,妙,滑,智,利(意思对即可)。

(激荡学生的思维永远是语文课的一个任务,用文言思维如何?这是一个尝试。)

四、感受文本,把握形象

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节奏,感知人物形象。

1、教师点拨:

上海419花园1)注意每段的语意,注意语调、停顿、重音的处理。

上海419花园2)要求——读出人物的心理,读出个性,读出情韵,读出理趣。

3)方法——先在组内自主分角色朗读,然后小组展示。教师相机进行点拨。

2、请学生思考、讨论:

上海419花园⑴烛之武有哪些可爱之处?用林则徐的哪两句诗可以概括他的精神?

上海419花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上海419花园(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不应该抽象分析,在学生自己的诵读感悟中,他已经习得了。)

上海419花园五、探究文本,把握说理艺术

学生合作探讨烛之武说辞一段,把握高超的说理艺术。

1、点拨——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措辞委婉而谨慎,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而是从地理位置入手,巧妙地点明秦、晋之间的厉害关系。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

上海419花园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有了前面的铺垫,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

2、你认为烛之武说服秦伯,他抓住最关键的那一点? (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

3、学生朗读烛之武说辞一段文字。

六、课外拓展(选作)

(一)情景训练:假如你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位随地吐痰的年轻人,你如何去说服他注意公共卫生?课下准备一段说辞,准备在下次的演讲会上表演。

(二)课外延伸:课下收集相关资料,进行专题研究:我看《左传》人物说辞的艺术特色。

高中语文教案怎么写(精选篇2)

一、反复朗诵,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从而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

二、训练学生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咀嚼品味诗歌意境美。

上海419花园三、训练阅读,读出一定的诗味,达到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性情的目的。

上海419花园教学设想:这首诗语言华丽轻盈,章法,音韵柔美和谐,在形式美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准,如有条件,可播放有关康桥大学的风光片,伴以轻柔的有欧洲田园风情的乐曲,以使学生能够在诗意的氛围中充分感受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由《人间四月天》将学生带入徐志摩的话题中,让学生讲述对他的了解,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如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主张等。

1、诵读课文。教师做出提示: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应读出委婉细致的感情。在朗读时,注意读出轻盈的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模仿。

3、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诗歌的内容。

(1)、提问:根据背景资料,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上海419花园明确: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上海419花园(2)、提问:诗人在离别时,写了康桥的哪些风光?你能概括出几幅画面?

上海419花园明确:有岸边的柳树、康河的水草、榆树下的清潭。

(3)、提问:诗人告别时,作了哪些动作?

明确:招手、寻梦、放歌、沉默。

1、第一节,连用了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告别,给全诗定下了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上海419花园2、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中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它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谁能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妻子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3、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流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4、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澜,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5、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的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顶点。

上海419花园6、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箫,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深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7、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的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另觉悟,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意味。

附: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上海419花园离别康桥的情景作别云彩分、淡淡的无奈和伤感

(静)

上海419花园河畔的金柳

(比喻、移就)

(恋)康河的水草

(乐)拜伦潭

(往昔梦想)

寻梦

(快乐极点)

(哀、静)

高中语文教案怎么写(精选篇3)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上海419花园一、导入新课

投影有关康桥的资料,将学生带入对徐志摩的话题中,让学生讲述对他的了解,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如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主张等。(徐志摩在语言形式上是追求艺术美的,但他不是钻到象牙塔中去为艺术而艺术。他有理想,并把对理想的追求看得高于一切,胡适在《追悼志摩》中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简言之,他的理想就是英国式的民主,英国式的政治。

二、教师点明本课的教学重点,并指导学生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上海419花园1、诵读课文。教师做出提示:这首诗象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应读出委婉细致的感情。在朗读时,注意读出诗歌轻盈的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模仿。(或者播放范读磁带,学生模仿)

3、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诗歌的内容。

1)提问:根据背景资料,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上海419花园2)提问:诗人在离别时,写了康桥的哪些风光?你能概括出几幅画面?

明确:有岸边的柳树、康河的水草、榆树下的清潭。

3)提问:诗人告别时,作了哪些事(动作)?

上海419花园明确:招手、寻梦、放歌、沉默。

三、逐节讲析并评价。(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1、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2、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妻子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上海419花园3、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流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4、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般的意境中。

上海419花园5、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的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顶点。

上海419花园6、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7、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掠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

上海419花园四、再次诵读,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格的音乐,同时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五、分组朗诵,在组内评选出读得最好的组员。

六、布置作业:

上海419花园阅读《语文读本》中《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

板书提纲:

再别康桥徐志摩

1、构思别致,不落俗套。

上海419花园2、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上海419花园〖关于“词”的介绍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两汉,奠基于隋、唐,大盛于宋代。它原本是配合燕乐(“燕”通“宴”)曲调的歌辞,但在发展中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每一首词都有词牌。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词的题目,可用可不用。不同词牌规定的各种词调和词体,都有特定的字数、句数和格律。有的词不分段(段,又称“片”“遍”“阕”等),称作“单调”;有的词分两段,称作“双调”;还有分三段、四段的,称作“三叠”“四叠”。前两类数量较多。此外,按词的字数多少,一般可分为小令(约50字以下)、中调(约百字以下)、长调(百字以上),如《沁园春》共114字,属长调。词的押韵,不同于诗,哪一句押韵,押平韵仄韵,是一韵到底还是要变韵,均由词牌要求决定。词,又叫“曲子”“杂曲子”“曲子词”“长短句”等。

高中语文教案怎么写(精选篇4)

上海419花园教学设想:诗歌重在朗读,体会情感,有感情的朗读也被称为“美读”。本课旨在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诗中的情感,在诵读的基础上,从意象入手分析意境,抓住情感基调,探究诗歌的内涵及艺术特色,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诗无达诂。”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力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重难点:如何在赏析意境和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探索诗歌的内涵,调动学生从多角度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上课前发一张草稿纸给学生,让学生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以及疑问,在课堂上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留待下节课或者课后探讨。

导入课文

一、朗读体会

上海419花园1、自由诵读。

上海419花园2、再读一遍(可默读可有感情的读出声来),边读边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直觉感受,原初体验。读一篇文章会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和精神上的影响,请2~3名同学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教师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整体感受。

3、尝试性“美读”,揣摩朗读技巧。

学习诗歌的重要途径就是“美读”,读出感情来,读出技巧。上单元的“点击链接”里提到了“朗读的要领”,请尝试一下,揣摩朗诵的技巧,读出美感来。

上海419花园①请一位同学示范朗读;(教师和学生评点)

②听录音范读;(提示学生看有没有新的感受,记在纸上)

③学生再读;(可齐读,尽量模仿范读的节奏和技巧,体会感情)

二、进入诗歌

上海419花园(一)探究诗歌鉴赏的一些方法

我们前面学了几首诗歌,做题也见过很多诗歌鉴赏的题型,你是怎样阅读鉴赏一首诗歌的?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可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通过代表交流,教师做适当的补充。教师应着重引导而不是讲解,并且善于激发学生的疑问。为避免场面失控或者意外情况发生,影响课堂气氛或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准备好以下素材备用。)

1、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可制成卡片或者幻灯片)

上海419花园2、诗歌意象和意境(什么是意境?什么是意象?为什么选取这些意象,其达到的表达

效果?)

《雨巷》的意境分析:“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朦胧)

《雨巷》运用了哪些意象:“我”、“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篱墙”、“油纸伞”;

3、情感基调(可通过诗中的反映感情色彩的词语进行分析)

4、表达技巧(着重分析象征手法的运用,什么是象征?几个主要的意象分

别象征了什么?)

上海419花园5、诗歌的内涵(此诗的内涵可从多角度分析)

在梦一般凄婉迷茫的意境中塑造了一位孤独感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以象征的手法抒

上海419花园发了诗人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愁怨的失望的复杂情绪。

(可从探求“理想是什么”这一角度来发掘诗歌的无限张力:这是一首爱情诗、政治诗、哲理诗等角度探究。但无论哪一种,其凄婉迷茫的意境和那哀怨的眼神、太息一般的目光,还有那彷徨的声音,让我们无限惆怅,一代一代永远也走不出这悠长悠长的“雨巷”。)

6艺术特色(可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赏析,结合前面学的新月派的诗歌《再别康桥》和《死水》来分析,看看《雨巷》在艺术风格上有那些特点。)

着重谈谈音乐美:和谐的韵脚,押韵;双声叠韵词的运用;句式上的回环复沓;节和词的反复出现(注意第一节与最后一节的“逢着”和“飘过”,可进行探讨);流畅圆润,富于吟唱(可播放《雨巷》这首歌)

(二)配乐诗朗诵

三、作业:发挥大胆想象,把《雨巷》改编成一篇散文或者小说,并试着比较诗歌语言与散文和小说语言的异同。

高中语文教案怎么写(精选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象征主义诗歌,提升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反复诵读,感受意境,品味语言,把握形象。

上海419花园3、探讨诗人的情感及诗歌主题,学会从深层次体味感情。

教学重点

鉴赏姑娘的形象。

教学难点

探究诗人的情感及诗歌主题。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一曲《丁香花》让我们认识了唐磊,一把木吉他,一曲简单的音乐,诉说着一个凄美的故事。梦蝶的出生是她痛苦的开始,她善良、纯洁,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世间万物,她清澈的眼眸里透射出的是对健康的渴盼,他的逝去是痛苦的结束,也是幸福的开始。伊人已乘风去,唐磊只能借《丁香花》祭奠曾经的友情,音乐中唐磊沙哑的声音忧伤地诉说着这个凄美的故事,让人不免潸然泪下。每听这首歌,在唐磊的淡淡的哀愁中总能想起一位诗人,他也曾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希望缝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他就是——戴望舒。

二、作者介绍

上海419花园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中国现代着名诗人。现代派诗人。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走近雨巷,走近诗人那颗朦胧润湿的心。

上海419花园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两遍录音,整体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第一遍学生合上书本,静听。第二遍学生同时看书。)

上海419花园低沉、孤独、惆怅、失落、无奈、伤感,弥漫着一种纤细朦胧的凄美。

上海419花园2、模仿朗诵(2~3人)

四、再读课文,研讨问题

作者为了能营造“低沉、孤独、惆怅、失落、无奈、伤感”的情调,表现“纤细朦胧的凄美”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

上海419花园6个,主要是3个。

(1)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上海419花园(2)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3)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上海419花园(4)篱墙。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

(5)姑娘。“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梦一样地飘逝。

上海419花园(6)“我”。

古人说:“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不必追问得那么具体,不必回答得那么确切。这首诗,或许,就是一种隐蔽灵魂的宣泻。这是一个人在梦中流露自己的潜意识,像梦一般朦胧。

上海419花园五、朗诵指导

上海419花园总体节奏:舒缓悠扬。

第一节

“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悠长”,重叠运用,舒缓悠扬的节奏。这个词,要读出江南雨巷幽深、绵延、空蒙的特点。

“我希望逢着。”“希望”,应满含深情地读,读出希冀、企盼、向往的感情。

上海419花园第二节、第三节

“丁香一样的。”丁香,散发出幽微的芳香,仿佛诗人正以鼻嗅之,读出心驰神往的情态。

“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哀怨”、“彷徨”,重叠运用,读时声音低沉舒缓,要读出诗人哀怨而又彷徨的心境。

上海419花园“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回环复唱,诗歌的节奏巧妙地拉长,读时也要尽量拉长声音。

第四节、第五节

“她静默地走近。”“静默”,仿佛姑娘迈着轻巧缓慢的步履,向你走来,要读出这份悄无声息中的“静默”色彩,声音要低要沉。

“走过,走近”,仿佛姑娘正向你走来,你热切地注视着,眼神充满期盼和渴望,要读出这种惊喜。

上海419花园“你梦一般的,你梦一般的凄婉迷茫。”“你梦一般的”,妙用复沓句式,形成诗歌回环往复的效果,要读出“梦”的飘忽、迷离。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远了”,读的声音要越来越轻,读出怅然若失,读出迷茫失落。

上海419花园六、阅读拓展

(略)

上海419花园七、练习作业

背诵本诗,并以“我为‘丁香姑娘’画像”为题,写一段文字。

2017488